全员满分!中国队IMO达成四连冠,大比分领先第二名韩国
FUTURE远见| 2022-07-15
Future|远见
Future|远见future选编
又一个见证历史的时刻。
今日,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官网正式公布了 2022 年竞赛成绩。中国队以满分 252 的成绩位列第一,实现「四连冠」。
7 月 6 日至 16 日,IMO 2022 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办,由奥斯陆大学和挪威教育部共同承办。
一直以来,IMO 都被看作数学界传奇人物的诞生地。菲尔茨奖得主陶哲轩在 1986 年、1987 年和 1988 年均参加了 IMO 比赛,并在 13 岁的时候获得 IMO 金牌(1988 年),是史上最年轻的 IMO 金牌得主。「韦神」韦东奕曾参加第 50 届 IMO,并以满分获得金牌。当时,韦东奕仅仅用了 1.5 个小时就完成了所有的比赛,打破了解题速度的纪录。
本次竞赛,中国队以超过第二名 44 分的成绩,毫无悬念夺冠。韩国和美国分列第二、三名,成绩分别是 208 分和 207 分,第四名和第五名由越南队和罗马尼亚队获得,成绩分别为 196 分和 194 分。
排名 6 到 10 位的国家分别为泰国(193 分)、德国(192 分)、伊朗(191 分)、日本(191 分)和以色列(188 分)。
每年的 IMO 比赛题目都是六道,考试为期两天,每天的考试时间为 4.5 小时,参赛者每天需完成 3 道题目。每题 7 分,满分 42 分。今年的六道题目分别如下。
满分夺金的六位中国队选手
上海中学张贻然
他是这里唯一的高三生,被保送至清华大学。
上海中学江城
高二生,和张贻然是同学。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中学是此次最大赢家,获得了2名IMO金牌。
其实在今年的国家集训队选拔时,当时60人的大名单中,上海中学学生有9名,也是最多的。
以及今年清北保送名额中,上海中学位列全国第二,一共11名学生获得资格。
而在历史上,上海中学学生一共夺得过11枚IMO金牌以及1枚铜牌。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张志成
高二学生,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国家队。
张志成的主教练形容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三会」学生:会学习、会运动、会生活。
在学习中,他自述喜欢钻研,会在学习时间内提高效率,抓紧一切时间完成当日任务,遇到不会的也喜欢找同学讨论。
他最大的爱好是体育,每周体育课踢足球,每周六下午打90分钟网球。
在生活方面,他会每天11点睡6点半起,保持8小时睡眠,中午还会半小时午休,这个习惯已经延续多年。
一开始进入国家队60人大名单时,张志成才排在第34名,最终跃居全国第一进入最终6人名单。
他的主教练认为,这和张志成平稳的心态、超常的发挥还有强壮的体质密不可分。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廖昱博
高二学生。中国人大附中当时有4名同学进入国家队60人大名单,最终只有他连闯两关进入最终6人名单。
长沙雅礼中学刘家瑜
高二学生。他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在数学新星网上发过论文。
高一时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省队,但国赛时,因没有调整好心态与集训队失之交臂。为此刘家瑜也垂头丧气过,好在最终被教练开导过来了。
目前,他已被提前保送至清华大学,但他表示自己不会松懈,会提前上选修课,再去学习「信息学」,为上大学提前打下基础。
重庆巴蜀中学瞿霄宇
他是这里唯一的高一学生。
他在2021年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入选重庆市省队;2021年获得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
两场比赛结束后的全部队员合影
IMO 竞赛始于 1959 年,每年举办一次,中国第一次参加是在 1985 年。竞赛设金、银、铜牌,比例大致为 1:2:3。每次约会有一半的选手获奖。
回顾历史,中国队共计 23 次获得团体最高分,另外两强俄罗斯、美国也分别以 16 次、8 次团体冠军位于第一梯队。
2023 年的 64 届 IMO 竞赛将在日本的千叶市举办,时间为 7 月 2 日至 7 月 13 日。
参考链接:
https://www.imo-official.org/year_country_r.aspx?year=2022
--机器之心、量子位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www.futureyuanjian.com/wp-content/themes/future/single-news.php on line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