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IF 23.750,今年竟无影响因子

FUTURE远见| 2023-07-25

Future|远见

Future|远见future选编

近日,2022JCR正式发布,近9500本SCIE期刊获得了最新影响因子。与此同时,作为SCIE的预备役,超过7000本ESCI期刊今年也首次获得IF。

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在一众期刊喜获IF的同时,也有很多朋友发现自己投的期刊今年竟然没有发布影响因子,顿时心生不妙。

辛辛苦苦发的文章,最后没有影响因子,会不会影响毕业?学校工作量会不会不算?心里真是有点慌!

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每年6月底JCR发布之后,都会有一部分期刊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未能及时获得IF。但是到10月份,还会发布一个更新的JCR版本,其中很多期刊的IF会进行补录和修正。

今年未获得IF的SCIE期刊主要有以下几类:

1、镇压期刊(2本SCIE,1本SSCI,1本ESCI)。

2、已经停刊,或者在Web of Science中已经未更新,但尚未被移出SCIE目录,这种在后面的更新版中应该也无法获得IF。

3、因为数据不完整等原因尚未获得IF的期刊,这一类应该在后续的JCR更新版中进行补录。例如去年IF为23.750的Advances in Physics,2021IF为6.393的Egypti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and Space Sciences等。

4、已更名的期刊。例如去年IF为5.418的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已经更名为Discover Nano。

5、更名后的期刊。一般来说,更名前的期刊和更名后的期刊,其中应该会有一本获得IF。但目前,很多期刊的新名字和旧名字均未获得IF,只能等待后面的更新版了。

6、已被移出SCIE的期刊。例如去年IF为17.4的Advances in Applied Mechanics。

2023年影响因子公布

2023年6月28日,Clarivate Analytics(科睿唯安)发布最新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刷新SCI期刊2022年影响因子(IF)。

今年JCR的最大变化有两个:

① ESCI和AHCI期刊首次获得影响因子。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SCIE(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期刊9502本、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3557本、AHCI(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期刊1834本,和多学科的ESCI (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期刊8214本。

注:上述部分期刊可能由于收录年限不够而无法获得影响因子。

② 自2023年起,影响因子只保留1位小数(此前为3位)。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霸榜多年,2021年更是冲到创纪录的508.702,去年猛降至286.130,今年为254.7,但IF仍然为最高。

紧随其后的是三本久负盛名的医学期刊 Lancet、NEJM、JAMA,IF 分别为 168.9、158.5、120.7。

三大刊 CNS 的 IF 稳中有升,Nature 64.8,排名18;Cell 64.5,排名19;Science 56.9,排名22。

Nature 子刊IF增长突飞猛进。前十名中,除 CA 和医学四大刊,余下五席均为 Nature 子刊,且全部为综述类期刊。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以 120.1 的 IF 排名第五位;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以 112.7 的 IF 排名第六位;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以 100.3 的 IF 排名第八位;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以 88.1 的 IF 排名第九位;Nature Reviews Material 以 83.5 的 IF 排名第十位。

国产期刊影响因子最高的仍然是Cell Research,最新IF为44.1,排名前 50 名。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以39.3 的 IF 排名前 70,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 的 IF 为 31.3,成绩也非常不错。

今年的IF整体呈下行趋势,但国产期刊却实现了逆势上扬。

本次共有320本国产SCIE期刊获得了影响因子,和2021IF相比,平均涨幅达到了9.27%。而所有9000多本SCIE期刊的平均涨幅为-3.71%,国产期刊的强劲势头可见一斑。

目前国产期刊20分以上的13本,10-20分的有36本,5-10分的有82本。

--学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