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器官又进一步,斯坦福大学人造皮肤正式发布

原创

FUTURE远见| 2020-12-29

Future|远见

Future|远见future选编

皮肤是我们人体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虽然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把皮肤当成一个器官,也感觉不到皮肤的重要性。但事实上,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且具有高级组织结构的器官。它能防止人体受到细菌的感染、帮助调节体温并排泄体液。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发出一种人工皮肤,这让触觉功能丧失的人看到了希望。

人工皮肤或成为失去触觉患者的福音

 

这种人工皮肤利用了工程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原理以及方法,体外研制的皮肤可做人类皮肤的代用品,用来修复、替代残缺的皮肤组织。这种人工皮肤可用于治疗烧伤烫伤的患者,在减轻疼痛的同时还有着愈后不留瘢痕的特效。

 

该种人工皮肤厚度近似人类皮肤。在实验过程中,当研究人员用手指按压这种人工皮肤时,皮肤里的压力传感器立即发出了相应的感应。该种人工皮肤亦可被测出温度,显示温度和热成像相机测量出的温度完全一致。

小小皮肤大有用处

 

事实上,我们几乎从不把皮肤当作一个器官来看待。但其实皮肤在人体器官中的复杂程度也是排在前几名了。

 

皮肤分表皮和真皮两层,也可以分作角质层和生发层。已经角质化的细胞组成角质层,脱落后就会形成皮屑。生发层的细胞不断分裂,才能补充脱落的角质层。生发层中具有的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可以防止紫外线损伤人体内部组织。

 

皮肤在大多数人看来,可能只是“一层皮”而已。但事实上,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约占了体重的16%。根据往常皮肤修补手术的经验,一般被烧伤的皮肤,都是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进行修复。也就是用看不见的地方的皮肤,移植下来补到被损伤的皮肤上。如今,精度如此之高的人造皮肤的发明,或许可以让被烧伤患者免于“拆掉”自己身上其它部分皮肤的苦恼。

 

人造器官

 

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有很多的人造器官可以在医疗上应用。人造器官目前分为三种,分别是机械性人造器官、半机械性半生物性人造器官和生物性人造器官。机械性人造器官是指完全没有生物活性的由高分子材料仿造的器官,就如本文主要介绍的人造皮肤,还有人造血管。

 

半机械性半生物性人造器官指的是由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结合起来。此前在德国,已有8位肝功能衰竭的患者移植了人造肝脏。该人造肝脏将人体活组织、人造组织还有芯片和微型马达结合在一起。

 

生物性人造器官则是利用动物身上的细胞或组织,“制造”出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器官或组织。比如,在猪、老鼠、狗等身上培育人体器官的试验已经获得成功;而自体人造器官是利用患者自身的细胞或组织来培育人体器官。

 

目前,器官移植在医疗上仍是一大难题;并不是医疗技术上所带来的难题,而是器官捐献在条件上以及捐献意愿上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阻碍。希望人造器官技术的发展可以尽快解决医疗上的这一难题,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2020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