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团队发Nature:专利已过期的肝脏药物,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FUTURE远见| 2022-12-06
Future|远见
Future|远见future选编
这项涉及类器官、动物实验、人类捐赠器官以及人类患者的研究显示,一种已经专利过期的肝病药物熊去氧胆酸(UDCA),能够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并可能有能力预防新冠病毒未来出现的突变体的感染。
具体来说,法尼醇X受体(FXR)是ACE2转录的直接调控因子,熊去氧胆酸(UDCA)能够通过抑制FXR来下调ACE2表达,从而关闭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通道ACE2。因为该药物作用于宿主细胞,而非病毒本身,所以该药物不仅能够预防当前的新冠病毒感染,还应该能够预防新冠病毒将来的新突变体,以及其他利用ACE2的冠状病毒的感染。
研究团队表示,如果在后续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中进一步证实这一点,将提供一种至关重要的药物,以保护那些疫苗无效或不能接种的人。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Fotios Sampaziotis 表示,疫苗通过增强免疫系统来识别并清除病毒,从而发挥保护作用。但疫苗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效,比如一些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疫苗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接种。此外,病毒也在不断变异,导致疫苗的保护效果降低。而这项研究发现了一种关闭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大门的方法,能够从一开始就阻止病毒入侵,保护人体免受感染。
Fotios Sampaziotis 团队此前一直在研究类器官,2021年3月,他们曾在 Science 期刊发表论文【2】,通过构建胆管类器官,并将其移植到肝脏中,为治疗肝脏疾病、修复捐赠器官用于移植铺平了道路。
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他们非常偶然地发现,法尼醇X受体(FXR)在胆管类器官中大量存在,能够直接调控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受体——ACE2,有效地打开和关闭ACE2。
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熊去氧胆酸(UDCA)这种用于治疗原发性胆管炎等肝脏疾病的专利过期药物,能够通过抑制法尼醇X受体(FXR)从而关闭ACE2通道,防止新冠病毒入侵。
接下来,研究团队构建了两个新冠病毒的主要感染器官肺和肠道的类器官,并证实了上述方法可以关闭肺类器官和肠道类器官的ACE2通道。
接下来,研究团队与利物浦大学的Andrew Owen团队合作,进一步证实了熊去氧胆酸(UDCA)可以在体外培养细胞中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也能有效预防暴露在新冠病毒下的仓鼠的感染,仓鼠是抗新冠药物临床前研究的「金标准」模型。这些数据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UDCA可作为一种药物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可作为疫苗接种的补充。
接下来,研究团队与纽斯卡尔大学的Andrew Fisher教授团队和剑桥大学医学院附属阿登布鲁克医院的Chris Watson教授团队合作,以进一步验证上述发现是否能够预防人类肺部感染新冠病毒。
合作团队选择了人类捐献的不适合移植的肺,通过呼吸机让肺部在体外保持呼吸,并使用泵保持其体内循环,以维持器官功能,同时进行研究。他们向一叶肺中注射了熊去氧胆酸(UDCA),让后将整个肺暴露于新冠病毒下。结果显示,注射药物的肺没有感染,而另一叶肺则感染了新冠病毒。
研究团队表示,这项研究对于器官移植来说也很重要,因为新冠病毒也可能会通过移植器官传播,这项研究提示了我们,可以在移植前通过药物清除器官中的病毒。
接下来,研究团队与汉堡大学艾本多夫医学中心的Ansgar Lohse教授团队合作,在人类志愿者中进行了实验,他们招募了8名健康志愿者接受熊去氧胆酸(UDCA)药物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的志愿者的鼻腔细胞的ACE2水平降低,这大大降低了新冠病毒入侵和感染他们的可能性。
此外,研究团队还比较了那些因为肝脏疾病而接受熊去氧胆酸(UDCA)药物治疗或未接受该药物治疗的患者,结果显示,接受该药物治疗的患者发展新冠重症或住院的可能性更低。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Fotios Sampaziotis 表示,熊去氧胆酸(UDCA)可能是一种负担得起的、有效的方式,可以保护那些疫苗无效或无法获接种疫苗的人。UDCA已经在临床上使用多年,其安全性和耐受性都很好。而且,由于专利已过期,可以快速、大量且低成本生产,该药物还很容易储存和运输能够在疫情爆发时迅速部署。特别是该药物还能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新冠病毒新突变株,可能成为我们抗击新冠大流行的重要武器。
论文链接: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594-0
[2]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1/6531/839
[3]https://mp.weixin.qq.com/s/HmaA7acXXwsw0xFHWlWUnA
--生物世界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www.futureyuanjian.com/wp-content/themes/future/single-news.php on line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