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大学与香港大学合作发表Nature:光诱导铁磁性
FUTURE远见| 2022-05-05
Future|远见
Future|远见future选编
研究人员发现,在被激光的光子照射时,超薄二硒化钨和二硫化钨材料中的电子会朝着相同的方向自旋。
论文资深合著者之一、来自华盛顿大学物理材料与工程系、兼波音特聘的许晓栋教授指出:在该系统中,我们基本上可使用光子来控制被困在半导体材料中的电荷的「基态」特性 —— 比如磁性。此外得益于如此精细度的水平控制与电子自旋对齐,该平台还有望在量子模拟领域发挥作用。
作为该校清洁能源研究所与分子研究所的研究员,许晓栋补充道「这是为量子计算和其它应用开发某些类型的『量子比特』而必要的控制水平」。
香港大学物理学教授Wang Yao(论文资深合著者)、威斯康星大学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授 Di Xiao(身兼 PNNL 职务)、以及该校分子工程材料中心主任兼化学教授 Daniel Gamelin 也参与了这项研究,其团队致力于为研究结果提供理论支撑。
研究团队选用了超薄的二硒化钨 / 二硫化钨薄片,每层厚度仅相当于三个原子。电子以介于全导电金属和绝缘体之间的速度穿过实验材料,并在光子学和太阳能电池中具有潜在用途。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将两层叠成所谓的「莫尔超晶格」—— 这是一种由重复单元组成的堆叠结构,且超晶格能够将激子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因而这种堆叠薄片可作为量子物理学和材料研究的强大平台。
所谓「激子」特指成对受激的电子、以及与之相关的正电荷,科学家们可测量它们在不同超晶格配置中的性质与行为变化。在研究材料内激子特性时,他们惊奇地在正常非磁性材料内发现了关键的光诱导铁磁性。
激光提供的光子,会在激光束路径内「激发」激子,而这些激子在其它电子之间引发了一种长程相关性 —— 都朝着同一方向自旋!
许表示:这就像是超晶格中的激子开始了与空间分离电子的「对话」,然后电子通过激子建立了交互作用,从而形成了具有对其自旋特性的所谓「有序状态」。
据悉,作为铁等材料的固有磁性方式,我们无法在常规状态下的二硒化钨和二硫化钨上看到。然而莫尔超晶格中的每个重复单元,本质上都可视作一个「捕获」电子自旋的量子点。
能够相互「交谈」的被困电子自旋,奠定了一种量子比特的基础。作为量子计算机的基本单元,它可利用量子力学的独特特性开展计算。
此外在 2021 年 11 月 25 日发表于《科学》杂志的另一篇论文中,许与合著者也介绍过由超薄的(扭曲二维)三碘化铬形成的莫尔超晶格中的磁特性。
与二硒化钨和二硫化钨不同的是,三碘化铬是一种固有磁性材料(即使是单层原子片),而堆叠的碘化铬层又形成了交替的磁畴。
其中一面具有铁磁性(拥有相同方向的自旋排列),另一面则是反铁磁性的(超晶格相邻层之间指向相反、且基本互相抵消)。
最后,许晓栋表示新研究还阐明了材料结构与其磁性之间的关系,或有助于推动计算、数据存储和其它领域的未来发展。
上述研究已经发表在 2022 年 4 月 20 日出版的《自然》期刊上,原标题为《Light-induced ferromagnetism in moiré superlattices》。
论文链接: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472-z
[2]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j7478
--电介质Dielectrics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www.futureyuanjian.com/wp-content/themes/future/single-news.php on line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