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但关于肝炎病毒你还需要了解更多

原创

FUTURE远见| 2020-12-03

Future|远见

Future|远见future选编

国新办公布最新数据,我国已正式摘下了“乙肝大国”的帽子。从小我们就一直听乙肝的名字,还打过疫苗,那么乙肝到底是怎样的疾病?对我们人体有着怎样的影响?今年的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发现丙肝病毒的三位科学家,那么丙肝病毒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10月28日,国新办针对“十三五”时期卫生健康改革发展的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国新办公布了一组重要数据。数据显示,我国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由2015年的63.4/10万降低到2019年的55.6/10万,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降至1%以下,正式摘掉了“乙肝大国”的帽子,同时也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典范。

 

 

乙肝,全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后呈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疼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引发肝源性糖尿病、脂肪肝、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肝硬化等并发症。

2006年,有关部门公开的数据显示,我国1-59岁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达7.18%。与最新的数据对比可以非常明显看出,我国对乙肝病毒的防控在这些年间做的非常到位。

为什么曾经会有这么多中国人得乙肝?这就要从乙肝的传播条件上追根溯源了。乙肝主要传播途径由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和性传播。有调查数据显示,母婴传播(围产期妈妈传给孩子)就占到了39%。不安全的注射以及口腔科就医分别占到了20.5%9.8%。手术、输血、针灸以及纹眉等也占到了一部分。甚至共用剃须刀、理发、共用牙刷和无保护性行都能传播乙肝病毒。乙肝曾在农村传播非常广泛,因接生的卫生条件差以及乡镇卫生所一次性针头未普及,都会引发乙肝传播。

截至目前,乙肝病毒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虽然乙肝是可防、可控并且可以得到治疗的,但是目前的医学还很难彻底清除掉人体内的乙肝病毒。它会不动声色地潜伏在人体内,并且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发作而扰乱人体健康。但以目前的科学发展速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彻底攻克这一难关。

 

 

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正式揭晓。哈维·阿尔特、查尔斯·莱斯以及迈克尔·霍顿三位科学家获得了该奖项,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肝病毒方面做出的贡献。那么,丙肝和乙肝又有什么不同呢?

上世纪60年代,甲肝病毒和乙肝病毒相继被科学家们发现。然而,在输血之后发现的肝炎样本中,有近80%的病例既不是甲肝也不是乙肝!哈维·阿尔特于是很快意识到,这两种病毒并不是肝炎病毒的全部。

控制一种传染病,最重要的就是先找到病原,之后才能充分地认识它,继而才能开发相关药物进行治疗。丙肝病毒是RNA病毒,相比较DNA病毒而言,是非常不易被检测到的。经过近十几年的研究仍未果后,哈维·阿尔特还专门写了一首诗来抱怨多年研究未果的情况:

 

我想我将永远看不到

非甲非乙病毒的面貌

只知它要去肝脏里找

但我怎么都找不着

我们总是怪罪这种病毒

但名字外我们所知一无

抗原或DNA都检测乏术

找到它我们没有思路

这个病毒让我们陷入混乱

逼迫我们成为“共谋犯”

它的存在需要排除错误答案

它究竟算是真实还是虚幻?

天空之上的肝脏之神

求你指明正确的门

给我们一些智慧的根

让我们看清病毒的真

如果再不发表论文

他们就要开除我们!

 

丙肝在传播途径上,与乙肝病毒是相同的。虽然丙肝病毒是肝炎病毒中最晚被发现的,但丙肝的治愈率可达到95%以上。只是公众缺乏对丙肝的了解以及主动筛查的方式,使这种可以完全被治愈的疾病在人体内一拖再拖,无法被及时发现从而得到有效控制,导致了最终的不能根治。

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我国对乙肝的控制已有了显著成效。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我们相信,通过不断提高对丙肝的认知率和筛查率,就能够减少甚至避免丙肝对个人健康的危害。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疾病都将被科学家逐一攻克!

 

2020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