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一览:付向东就杨辉致歉声明首次发声,首张完整的日冕磁场图诞生,化学家创造出有史以来最明亮荧光材料

FUTURE远见| 2021-01-29

Future|远见

Future|远见future选编

Future远见科技资讯一周精选:付向东就杨辉致歉声明首次发声;首张完整的日冕磁场图诞生;中国华北地区发现地球第一块超大陆的诞生痕迹;化学家创造出有史以来最明亮荧光材料;食草动物可能面临更高的灭绝风险;英国大学或将迎来“学费退款潮”;学生团体呼吁政府提供财政支持;Nature:被人类活动损害的生态系统中,人畜共患病宿主动物更丰富;Nature:发现基因突变与自闭症社交行为的新联系。
1.付向东就杨辉致歉声明发声:避重就轻、文过饰非2.首张完整的日冕磁场图诞生

3.中国华北地区发现地球第一块超大陆的诞生痕迹

4.化学家创造出有史以来最明亮荧光材料

5.食草动物可能面临更高的灭绝风险

6.英国大学或将迎来“学费退款潮”,学生团体呼吁政府提供财政支持

7.Nature:被人类活动损害的生态系统中,人畜共患病宿主动物更丰富

8.Nature:发现基因突变与自闭症社交行为的新联系

 学术纠分

付向东就杨辉致歉声明发声:避重就轻、文过饰非

今天付向东首次在公开场合,对和中科院神经所研究员杨辉之间的学术争议做出评论。

在这篇专访中,付向东称杨辉在 2018 年 6 月听取自己报告前并不知道 PTBP1 及其基本功能,并提及了杨辉在其微信群里的发言,表示他甚至直到 2018 年 7 月还记不住 PTB 的名字。对于此前在网上流传的实名举报信,付向东称自己在今年 4 月初杨辉论文即将发表的前几天通过第三方得知杨辉在做类似工作,随后向蒲慕明了解情况,但杨辉拒绝提供 DNA 引物订单证据,等待了 2 个月也未见调查。于是向中科院、科技部和国家自然基金委投递实名举报信,同时寄给了少数相关人员。但并不知晓举报信如何泄露,网传版本只是原文前半。

付向东还在采访中表示,杨辉发表第二次声明前曾私下表示:“我确实是听了您的报告,我才知道 PTB 这个基因”。“现在才真正了解到您是多么可敬的学者。” “这些文字...只是希望能表达我真实的感受和歉意。”对此,付向东认为:“看到这些,我觉得我能原谅他,实事求是就行。其实,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我给了他多次纠错的机会,但是他在第二次声明出来时味道又变了,明显避重就轻、文过饰非,估计是他本人也受到了多方的压力或指使。”

目前,中科院神经所尚未公布对付向东与杨辉之间学术纠纷的调查结果。

在专访中,付向东还谈及了科研领域的“灰色地带”、如何看待科研竞争等问题。

 天体物理

首张完整的日冕磁场图诞生

太阳周期性的活动受其磁场影响,在此之前,科学家对太阳磁场的观测只集中在太阳表面。而对于最外层的稀薄大气——日冕区域,尽管其动态的磁场对太阳大气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我们对其观测较为有限。在一项发表于《科学》的研究中,北京大学参与的一支国际团队通过近红外成像光谱测量日冕中的电子密度和磁流体动力波速。结合这些数据,研究团队得到了首张完整的日冕磁场图。这项进展将有助于增进对太阳活动周期以及太阳喷发事件的认识。

地质演化

中国华北地区发现地球第一块超大陆的诞生痕迹

一项由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导,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和德国哥廷根大学合作参与的研究显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以下的一处地壳倾斜结构可能是 20 亿年前大陆板块冲撞的产物。该俯冲莫霍面(Moho)结构位于囊括了朝鲜、蒙古、和中国华北、东北地区的华北克拉通(North China craton)。它在仅仅只有40千米长的水平距离上,从地下 35 千米倾斜到了 50 千米深。

在采集和汇总了该地区 609 个地震记录仪的信息后,研究团队发现该地块结构特征与喜马拉雅前陆褶皱冲断带十分相似;不同的是,该结构的形成时间更加久远。他们认为,这个区域有可能是地球最早形成的超大陆—— Nuna 超大陆的形成痕迹之一。它的存在表明了早在 18 至 20 亿年前,地球就已形成了全球联动的板块构造系统。该研究于 8 月 5 日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

 新材料

化学家创造出有史以来最明亮荧光材料

荧光染料进入固态时会产生“淬灭”和耦合的问题,使得材料荧光强度逐渐降低。根据 8 月 6 日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旗下期刊 Chem 上的一份报告,研究人员成功克服了该障碍,创造出有史以来最明亮荧光材料。氰星(Cyanostar)是一种星形的大环分子,它可以形成类似棋盘格的构建块,通过防止荧光分子在混合物凝固时的相互作用而保持其完整的光学特性。在本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一种有色染料和含有氰星的无色溶液混合,凝固成一种名为小分子离子隔离格(SMILES)的新型材料,使化合物灿烂的光芒可以无缝地转化为固态结晶状态。研究人员只需在格子中插入一种染料,无需进一步调整,结构就会呈现出它的颜色和外观。

该论文作者之一 Amar Flood 表示,“这些材料在任何需要明亮荧光或设计光学特性的技术上都有潜能,包括太阳能收集、生物成像和激光。”

 物种演化

食草动物可能面临更高的灭绝风险

食肉动物一直被认为是最易灭绝的动物。但是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项研究可能颠覆这一假设:食草动物特别是大型食草动物可能更易灭绝。

研究人员整理了 40000 余种现有和已灭绝的动物物种的信息,比较了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认证的有危险的食草动物,杂食动物和食肉动物的物种比例。结果表明,食草动物具有更高的灭绝风险,约占物种总数的 25%,比杂食动物高 8%,比食肉动物高 10%。即使在不同研究方法中,如按分类类别(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地理区域或栖息地进行分类,食草动物都是最易灭绝的。此外,研究人员研究了 IUCN 列出的过去 500 年历史上的灭绝事件以及文献中记录的更新世晚期的灭绝事件后,也发现食草动物比杂食动物或食肉动物更可能灭绝。

 海外高等教育

英国大学或将迎来“学费退款潮”,学生团体呼吁政府提供财政支持

当地时间 8 月 4 日,英国全国学生联合会(NUS)发布公开信警告称,除非政府介入报销学费,或为学生复读 2019-2020 学年付款,否则大学将面临来自学生的退费请求“浪潮”。

此前,NUS 曾发起“投诉链”(Complaint Chain)行动,敦促英国政府针对受新冠疫情影响的学生提供包括学费退款在内的系统解决方案,并已获得 3907 名学生的签署。而这次,NUS 联合 1,784 名学生向英国高校部长 Michelle Donelan 发表公开信,强调疫情“严重扰乱了”他们的学习,并要求在退款问题上采取“国家解决方案”。

NUS 主席 Larissa Kennedy 在信中表示,“转向网络教学导致我们的实习被取消、我们的考试大幅度改变、我们的面对面支持服务被停止,这些都不是我们大学的错。因此,我们不希望校方受到经济上的惩罚……唯一的选择是全国性的解决方案。”她认为,现在是“政府做正确的事情、为这些学生注销债务的时候了”。

 态环境

Nature:被人类活动损害的生态系统中,人畜共患病宿主动物更丰富

8 月 5 日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研究检视了 6 个大陆上的将近 7000 个生态系统,指出因人类居住或农耕而被破坏的自然环境更利于人畜共患病的宿主动物生存,如蝙蝠、啮齿类动物和雀形目鸟类。与未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相比,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中携带致病菌的动物数量是前者的 2.5 倍,种类总数也升高了 70% 。这些动物体型较小,行动灵活,并且繁殖能力较强,因此更容易适应迅速变化的人类开发区域。

该研究由伦敦大学学院(UCL)主导,由数个英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完成。研究作者称,人类所占领的区域将不可避免地逐渐增大,应针对这些被人类活动过度侵扰、环境变化较大的区域加强卫生保健和疾病监控,从而降低人畜共患病风险。

新研究发现帝企鹅数量比预测多 10%,但种群仍面临气候变化威胁。

 神经科学

Nature:发现基因突变与自闭症社交行为的新联系

巴塞尔大学(University of Basel)生物中心的研究团队发现,编码突触细胞粘附分子 3 抗体(Neuroligin-3)的基因突变会影响小鼠奖赏系统神经元的催产素信号通路,减少动物的社交互动。使用蛋白质抑制剂可以逆转这一变化,使自闭症小鼠模型行为正常化。该成果近日在《自然》发表。

此前 Neuroligin-3 和催产素都已经被发现与自闭症有关,该研究首次发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研究还显示在自闭症小鼠模型中,使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药物可以修复 Neuroligin-3 基因,并恢复催产素信号通路,从而使小鼠的社交行为正常化。这一发现为治疗某些类型的自闭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科研圈

FUTURE|远见

End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