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00后」本科生,一作发Science!
FUTURE远见| 2022-08-23
Future|远见
Future|远见future选编
2022年8月18日,美国西北大学William R. Dichtel、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K. N. Houk院士及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薛小松等多团队合作(西北大学Brittany Trang和天津大学Li Yuli是共同第一作者)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Low-temperature mineralization of perfluorocarboxylic acid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全氟烷基羧酸 (PFCA) 可以通过氢氧化钠介导的脱氟途径进行矿化。
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大学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李预立作为共同第一作者,而他是一名「00后」。
李预立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中,他所做的计算工作为合作的实验团队对结果的假设进行了检验工作,同时他还基于自己的认识提出了新的假设,这种猜测最终被证明是对的。
近年来,天津大学理学院本科生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已经不是个例。
学院一直注重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出台《天津大学理学院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潜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英雄出少年,这几年,越来越的95后、甚至是00后在学术圈展露头角。
13岁考上985高校东南大学少年班,19岁攻读南京大学博士学位的「00后」宋文清,目前正在学校研究人工智能芯片。
在其他同龄人还在读本科的年纪,已经有「00后」开始读博了,不得不令人惊叹。
而更让人惊叹的是,已经有「00后」拿下博士学位,并即将担任南京大学特任副研究员的职务。
近些年来,我国的高层次人才年轻化已是常态。越来越年轻的顶尖人才,将要成为、甚至正在成为我国高科技创新的中流砥柱。
科研创新也吃青春饭,拼的是体力和冲劲,但除了那些少年英雄,半路出家或大器晚成的科研工作者同样值得鼓励。
按自己的节奏来,一步一个脚印,共攀科学的高峰,擎起中国科研的重担。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m8868
--天津大学、科技日报、青塔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www.futureyuanjian.com/wp-content/themes/future/single-news.php on line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