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布新一版《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
FUTURE远见| 2022-02-15
Future|远见
Future|远见future选编
与2020年美国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相比,2022年清单在技术领域中移除了数据科学和存储技术、区块链技术、先进传统武器技术、医学和公共健康技术、农业技术等领域,而新增了定向能技术、金融技术、高超音速技术、网络传感器技术等领域。(见附表1)
NSTC表示,这份清单的出台目的是为了保障美国在未来的技术领导力,与盟友共同推进和保持关键领域的科技竞争优势,并应对所谓的技术安全威胁。NSTC指出,新一版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将对即将出台的美国技术竞争力和国家安全战略起到重要支撑作用。NSTC特别强调,这份清单在支持美国国家技术安全、保护敏感技术和争夺国际人才等方面可以作为美国行政部门和机构的参考依据。
附表1:美国2022年版与2020年版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领域对照表
2022版(新版) |
2020版(旧版) |
•先进计算 •先进工程材料 •先进燃气轮机发动机技术 •先进制造 •先进网络感知和特征管理 •先进核能技术 •人工智能(AI) •自主系统和机器人 •生物技术 •通信和网络技术 •定向能技术 •金融技术 •人机界面技术 •高超音速技术 •量子信息技术 •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存技术 •半导体与微电子技术 •空间技术和系统 |
•先进计算 •先进传统武器技术 •先进工程材料 •先进制造 •先进传感 •航空发动机材料 •农业技术 •人工智能 •自动系统 •生物技术 •化学、生物与放射学和核(CBRN)缓解技术 •通信和网络技术 •数据科学和存储 •分布式记账技术(区块链技术) •能源技术 •人机交互 •医学和公共健康技术 •量子信息科技 •半导体和微电子技术 •空间技术 |
美国2022年版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具体内容
先进计算
- 超级计算
- 边缘计算
- 云计算
- 数据存储
- 计算架构
- 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
先进工程材料
- 设计材料和材料基因组学
- 具有新特性的材料
- 对现有性能进行重大改进的材料
- 材料性能表征和生命周期评估
先进燃气轮机发动机技术
- 航空航天、海事和工业开发与生产技术
- 全权限数字发动机控制、热段制造和相关技术
先进制造
- 添加剂制造
- 清洁、可持续的制造
- 智能制造
- 纳米制造
先进网络感知和特征管理
- 有效载荷、传感器和仪器
- 传感器处理和数据融合
- 自适应光学
- 地球遥感
- 签名管理
- 核材料检测和表征
- 化学武器检测和特征描述
- 生物武器检测和特征描述
- 新出现的病原体检测和表征
- 交通领域感知技术
- 安全领域感知技术
- 卫生领域感知技术
- 能源领域感知技术
- 建筑领域感知技术
- 环境领域感知技术
先进核能技术
- 核能系统
- 聚变能
- 空间核动力和推进系统
人工智能(AI)
- 机器学习
- 深度学习
- 强化学习
- 感官感知和识别
- 下一代人工智能
- 规划、推理和决策
- 安全和/或安全人工智能
自主系统与机器人
- 地面
- 航空
- 海洋
- 空间
生物技术
- 核酸和蛋白质合成
- 基因组和蛋白质工程,包括设计工具
- 多组学和其他生物计量学、生物信息学、预测建模和功能表型分析工具
- 多细胞系统工程
- 病毒和病毒传递系统的工程设计
- 生物制造和生物加工技术
通信和网络技术
- 射频(RF)和混合信号电路、天线、滤波器和组件
- 频谱管理技术
- 下一代无线网络,包括5G和6G
- 光纤链路和光纤技术
- 陆地/海底电缆
- 卫星通信
- 硬件、固件和软件
- 通信和网络安全
- 网状网络/独立于基础设施的通信技术
定向能技术
- 激光
- 高功率微波
- 粒子束
金融技术
- 分布式账本技术
- 数字资产
- 数字支付技术
- 数字身份基础设施
人机界面技术
- 增强现实
- 虚拟现实
- 脑-机接口
- 人机合作
高超音速技术
- 推进力
- 空气动力学和控制
- 材料
- 检测、跟踪和表征
- 防御
量子信息技术
- 量子计算
- 量子器件的材料、同位素和制造技术
- 后量子加密
- 量子传感
- 量子网络
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存技术
- 可再生能源发电
- 可再生和可持续燃料
- 储能
- 电动和混合动力发动机
- 电池
- 网格集成技术
- 能源效率技术
半导体与微电子技术
- 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
- 制造工艺技术和制造设备
- 超越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技术
- 异构集成和高级封装
- 用于人工智能、自然和恶劣辐射环境、射频和光学组件、大功率设备和其他关键应用的专用/定制硬件组件
- 先进微电子的新型材料
- 用于电源管理、配电和传输的宽带隙和超宽带隙技术
空间技术和系统
- 在轨服务、组装和制造
- 商品化卫星巴士
- 低成本运载火箭
- 用于局部和广域成像的传感器
- 太空推进
- 弹性定位、导航和定时(PNT)
- 低温流体管理
- 进入、下降和着陆
文:王雪莹,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创新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员。
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参考资料: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2/02/02-2022-Critical-and-Emerging-Technologies-List-Update.pdf
https://nps.edu/documents/115559645/121916825/2020+Dist+A+EOPOTUS+National+Strategy+for+Critical+%26+Emerging+Tech+Oct+2020.pdf/1543be15-a2ae-3629-7a45-aabdecaedb84?t=1602805142602
https://laoyaoba.com/n/806806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www.futureyuanjian.com/wp-content/themes/future/single-news.php on line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