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等领衔;复旦大学,成立20家中心!
FUTURE远见| 2022-12-14
Future|远见
Future|远见future选编
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复旦大学第一批学科学术发展中心成立,共20家,由两院院士、文科资深教授、专家学者领衔,涵盖人文、社科、理科、工科、医科。这对学校学科发展与管理,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12 月 6 日下午,复旦大学举行学科学术发展中心启动会暨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强化「双一流」学科发展动能工作交流会。
校党委书记焦扬,校长金力,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裘新,校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副校长陈志敏、徐雷,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校相关学科的两院院士,文科资深教授,以及各二级院系、实体运行科研机构、附属医院负责人出席会议。副校长汪源源主持会议。
焦扬宣布第一批学科学术发展中心负责人名单。她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我国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融合发展和加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希望各位负责人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把学科建设工作与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以昂扬的姿态探求治学本真,做学科建设道路上育人创新的实践者,同心奋斗的筑梦者,勇攀高峰的智勇者。
金力在讲话中指出,学科作为支撑高校各类科研、育人活动的基本单元,是高校的奋进之力、发展之源,也是响应时代号召,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需要。
学科学术发展中心的成立,是学校探索学科管理机制创新的战略性举措,是学校基于现有学科发展基础,对学科管理模式的必要革新,是更好担当知识生产责任的主动创新,也是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生动实践。学科学术发展中心之「新」,最根本的,在于它建立了突破行政边界的学术共同体议事机构,打造了以一流学科为核心的议事规则,能够更好推动学校实现共谋资源、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学科学术发展中心的工作主要有两个导向,一是其组建体现了人才导向,二是其工作机制特别注重关键要素导向,要发挥共谋规划、共商发展、共享资源、共引人才的作用。要行以致远,高站位落实学科学术发展中心的战略功能。学科学术发展中心强调在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给予学术共同体更多的议事、管理权,为了让中心的工作更快步入正轨,要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助力中心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原文链接:
[1]https://mp.weixin.qq.com/s/gIJyR7QbCWzPd4UsWIfyTA
[2]https://mp.weixin.qq.com/s/YnHXzahmTN9QuEEbxvl5ug
--复旦大学,火行整理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www.futureyuanjian.com/wp-content/themes/future/single-news.php on line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