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刚至,6G布局,2G3G即将面临彻底淘汰?

原创

FUTURE远见| 2020-12-28

Future|远见

Future|远见future选编

今年, 5G正式投入服务,国内部分一线城市已经可以使用5G了。在5G网络大规模建设不断提速之时,中国联通近日宣布,将逐步停止提供2G服务,最快将于明年年底实现2G全面退网,同时,推进3G逐步退网。

 

2G指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以数字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峰值速率为100kbps。而最新的5G其峰值速率,已高达1Gbps。而相对于发展已较为彻底的4G网络,2G网络基站技术过旧、能耗过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2G退出历史舞台只是时间问题了。

 

 

早在2017年,中国台湾地区就已经停止了所有的2G网络服务。除紧急呼叫功能外,台湾地区的电信运营商停止了一切2G的技术支持。但是2G在中国大陆地区彻底退出其实并不是一件易事。首先,4G在大部分偏远地区的覆盖较差,一些农村、乡镇或者小城市依然存在很多没有4G信号的地方,更不要说刚刚开始的5G网络了;其次,大部分2G用户是偏远地区的人口以及年迈的老人,他们使用手机仅仅是为了接听和拨打电话的简单使用,也没有升级网络的需求,对套餐费用相对敏感;再有就是市面上销售的儿童手表仅支持2G网络。虽然2G退网喊了很久,但并未真正地落实下去。

根据今年7月份运营商发布的数据,国内目前还有约2.73亿的2G用户。此次,中国联通正式宣布即将全面停止2G服务,并在各省份鼓励2G用户换机升级,同时其3G退网也已在逐步推进中,想必其它运营商也不会“坐视不管”。然而,这近3亿的2G用户该何去何从,才是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

5G前景一片大好

国内各大手机厂商都已经陆续推出了各自品牌的5G手机,苹果也于上个月发布了首款5G手机iPhone12。目前,中国5G用户已经达到了1.5亿;但数据显示,其中五千万的用户还并未真正使用5G网络。由于4G网络的用户基础大,且4G的网速已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的上网需求,所以5G的普及之路可能还需一定的时间。

事实上,虽然5G元年数据上还不是非常漂亮,但是发展前景仍一片大好。目前看来4G网速仍满足大部分的用户需求;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推陈出新、5G手机的强势推出,一定会刺激5G用户量的增长,尤其是年轻人还是会逐步顺应时代而行。

6G已在来的路上

人们对移动网络的期待和要求已经停不下来,网速要更快、覆盖要更好、应用要更多…… 移动通信技术需始终保持前瞻性,否则将无法适应新的发展需求。作为5G之后的延伸,6G将瞄准物联网技术,其不再只是网络容量和传输速度的一再突破,而是为了实现“万物互联”这个终极目标。除了扩大覆盖面,6G的传输速度将是5G的10倍以上,网络延迟将从毫秒级降至微秒级,理论网速可高达每秒1TB,将提供前所未有的带宽,全面支撑物联网快速发展的通信需求。

2019年11月,科技部同发改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北京召开了6G技术研发工作启动会,宣布成立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同年,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兴、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开展了一系列关于6G技术的学术交流活动。

2019年,三星和LG联合设立了6G研究中心;日本总务省在今年4月发布了6G技术战略目标,计划于2030年全面实现6G实用化;美国方面,高通和微软等公司联合诺基亚、三星等正在组建6G联盟,以图在6G技术上进行“互通有无”。

未雨绸缪,5G刚刚起步,6G就要在研发上展开激烈竞争。在5G的开发和应用上,中国已经抢占先机;面对接下来的6G研发角逐,我国高度重视并早已提前统筹布局,开展6G技术预研和移动通信与信息安全领域面临的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问题攻关,都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下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2020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