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
原创
FUTURE远见| 2020-12-24
Future|远见
Future|远见future选编
今年参会的科学家有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斯蒂芬·温伯格、干细胞生物学家中内启光、脑机接口权威专家米格尔·尼古拉斯、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化学家鲍哲南、天体物理学家维多利亚·卡斯普、天文学家珍·格里维斯。这七位科学家分享了自己在天文、化学、量子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突破进展。
群星云集,分享科学新发现
作为大会的第一个分享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以《新量子革命》为题,分析了量子科技的发展形势和应用。潘院士的演讲,开篇以古生物学为引,分析了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差别,循序渐进地引向演讲主题。
近几年,国内的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量子计算等量子信息科学方面的应用正在飞速发展当中。潘建伟院士在演讲中表示,希望未来能够完整地发展天地一体广域量子通讯网络技术体系,在国防、政务、金融、能源等领域应用起来,为下一代的国家信息安全生态系统奠定基础。在量子计算方面,希望通过对数百个量子比特的相干操纵,实现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求解,研发具备基本功能的通用量子计算原型机,能够超越目前的超级计算机,以解决一些重大的科学问题。
诺贝尔奖得主斯蒂芬·温伯格是目前世界上最受认可的早期宇宙爆胀理论的重要贡献者。他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基本粒子标准模型”理论的研究过程。他表示,上世纪50年代自己还在读研究生时,很羡慕前辈们在量子电动力学领域取得的成就,而我们这一辈理论物理学家建立了标准模型,将前辈们的成果进一步向前推进。但我们的工作尚未完成,我们引以为傲的标准模型并不是最终答案,年轻的科学家们有着你们自己的使命,未来的答案还需要你们去探索、去发现。
天体物理学家维多利亚·卡斯普是首位获得加拿大最高科学奖的女性,去年,她还被《自然》杂志评为年度十大人物之一。本次大会上,她介绍了捕捉“快速射电暴”这一神秘天体物理现象的过程。
天文学家珍·格里维斯领衔的科学团队在金星大气中首次探测到了磷化氢气体,这被认为是潜在的“生命迹象”,引发了金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讨论。珍·格里维斯在她的演讲中详述了“我在金星找生命”的故事。
在全球疫情持续的严峻形势下,今年腾讯科学WE大会的科学家阵容依然能强大;抛开世界政治格局,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各国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连接,共同学习,让科技向善,为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带来积极的影响!
2020年11月9日